大師開講
- 培養學生以英語學習學科的 CLIL
2019/5/1 分類 - 大師開講
臺灣因為 非母語情境,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後,往往無法在 日常生活中現學現用 (learn now, use later),使 用英語的環境有限,學習成效自然也有限。因此, 在不增加語言學習時數下,用第二語言來學習其 他科目,不但能達到語言學習的目的,更能透過 該語言習得新知識,用不同的視角學習學科、發展跨文化溝通能力。
- 以學生為中心之差異化分組教學及分站學習
2019/3/8 分類 - 大師開講
差異化教學除了針對內容、學習過程、學習成果及學習環境差異化外,主要根據課前診斷結果進行層級式的分組教學。若學生自主學習活動設計得宜,不論是分組教學或分站學習,學生定能有所收穫,而教師也能藉由分組教學提升學生的語言及閱讀程度。
- 英語差異化教學:學前能力診斷
2019/1/25 分類 - 大師開講
同樣是植物,但有著不同的培育方式。每種植物都要在適當的溫度、濕度與養分及不同土壤下成長。教育更是如此,每位學童都是獨立特別的個體。因此,若只是按照書本進度教學,沒有顧及學生個別差異,學童將成為教育下長不大的幼苗。
- 字彙與寫作中的認知
2018/9/11 分類 - 大師開講
語言學習者在聆聽或閱讀語料時都偏重於「意義」(meaning) 層面的理解;在面對沒有讀懂或聽懂的語料時,語言學習者不可能進一步分析其他面向的資訊。但是語言學習者若沒有分析語言在「形」(form) 及 「語用」(use) 層面的資訊,語言習得 (language acquisition) 就不可能產生。

當期會訊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