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按鈕

師德文教(股)公司 - 師資訓練、檢定認證、英語資訊、英語人才資料庫、英語教學討論區、英語教學用書、委辦師訓、師資先修班、TKT、教師聯誼會、兒童英檢、全國兒童英語檢定、兒童英語檢定、兒童英語
  • 首頁
  • 進修課程
  • 英語檢定
  • 圖書.教具
  • 網路商城
  • 其他服務
  • 會員中心
  • 客服中心
  • HELLO! E.T.

  • 英語教學德博士

  • HelloET ( 65 )
  • 大師開講 ( 17 )
  • 中文證夯 ( 15 )
  • 名人對話 ( 54 )
  • 活動報導 ( 6 )
  • 教學好評 ( 9 )
  • 教學得來速 ( 8 )
  • 教學實務 ( 372 )
  • 教學議題 ( 123 )
  • 新聞報導 ( 52 )
  • 補教經營 ( 4 )
  • 試用大隊 ( 28 )
  • 聚焦英檢 ( 21 )
  • 數位講座 ( 9 )
  • 課程報導 ( 1 )
  • 辭源好好玩 ( 10 )
  • HelloET
  • 大師開講
  • 中文證夯
  • 名人對話
  • 活動報導
  • 教學好評
  • 教學得來速
  • 教學實務
  • 教學議題
  • 新聞報導
  • 補教經營
  • 試用大隊
  • 聚焦英檢
  • 數位應用
  • 數位講座
  • 課程報導
  • 辭源好好玩
  • 線上客服
  • LINE@
  • 國中會考六大閱讀應用策略(一)

    2016/10/21 分類:教學實務 作者:林淑媛 點閱次數:6721

          先前在第 94 期會訊中提過,指導閱讀技巧與策略,可以幫助學生的閱讀流暢度更上一層樓。然而閱讀策略林林總總共有二十幾項,因此筆者在基測/會考以選擇題為測驗方式的前提下,從中挑選了六大類和考試直接相關的閱讀策略來談[註1]。

    一、預測 (predicting)/預覽 (previewing)
          其實我們平時在閱讀書報雜誌之前、中、後,都會應用到「預測」策略。閱讀前,可從標題、作者、封面、插圖等,預測文本內容或風格,並利用個人背景知識預想文章內容。閱讀中,隨時對文章內容的發展進行推測。閱讀後,進一步想像或推測未來可能發展的情節。而「預覽」策略,則是在進入文本之前,先把目錄、序文、摘要、標題、副題、圖表等概略看一遍,然後根據上述少量訊息,瞭解或掌握文本的大致內容或重點。
         
          由於會考應試時間有限,筆者建議考生做好三個「定位」工作:
    1. 考試開始, 不要急著馬上從第一題開始作答。先花一分鐘翻完題本,看題目數量分配及閱讀題組類型等,以安排作答的時間。
    2. 開始做單篇題組前,先判定文章體裁:

    連續文本:像是記敘文、論說文等有脈絡的文章。

    非連續文本:像是圖表、廣告、留言等。
    3. 看問題 (questions) 的型態,決定採用哪一種閱讀策略回頭去讀文本。

    問「主旨大意」: 採用「略讀」策略,掌握通篇大意。

    問「文章細節」: 採用「掃瞄」策略,搜尋關鍵文字。

    二、略讀 (skimming)/掃瞄 (scanning)
         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勢必要培養學生「速讀」(speeding reading) 的能力,使其能快速掌握文本主旨與重點、排除不必要的訊息。會考也是在測試學生這些能力,同時也涉及語文應用能力。速讀的技巧很多,在此先介紹常用的「略讀」和「掃瞄」策略。兩者的相同之處,都是快速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、辨識文章體裁,及預測文意。不同之處是,「掃瞄」策略是為了「尋找特定訊息」。
    1. 連續文本:先採用「略讀」,掌握主旨大意,再進到題目,這樣看見總體型 (global) 的題目,如:主旨、結論、文章目的等,大致就有答案了。接著,遇到詢問細節的局部型 (local)題目時,就根據第一階段略讀過程裡,對訊息位置的印象,進行「掃瞄」,尋找答案線索。
    2. 非連續文本:先看問題要問什麼。然後依上述步驟,看題目是屬於總體型或局部型,來採取應對的閱讀策略。
    3. 作答完畢,再全篇快速掃瞄一次,檢查是否有遺漏的訊息。


    三、做筆記 (note-taking)/標示 (signaling)/掌握關鍵字 (key words)
          快速瀏覽文章時,需要動筆做一些記號,就像衛星定位一樣,把資訊大致標示出來 (signal),以利答題時,能快速定位要找的資訊,不必重複看全篇。所以,題本一定有很多劃底線、打圈等記號,把關鍵字、句標示出來;或是用箭號、雙箭號等輔助符號,強調文章的概念、有系統組織訊息(例如標示時間順序、因果關係的線索等)。必要時,可以在題本空白處簡單整理繁雜的訊息。這些做筆記 (take notes) 的功夫,目的在於:
    1. 選擇注意特定的訊息,捨棄其他訊息。
    2. 整理與組織訊息,讓重點訊息有條理地呈現。
    3. 舉一反三,準備下結論或做推論,甚至準備好要面對「閱讀後的再閱讀」題目(詳見第 95期說明),例如 100-2-35、104-31[註2]。


    四、從上下文猜字意 (context clue)
          「從上下文猜字意」也是閱讀理解當中很重要的能力。單字永遠背不完,平常閱讀遇到生字時,不要急著查字典,試著從文章脈絡裡找訊息、用關聯性來推敲生字的意思。在基測/會考的題目裡,猜字意的題目一定有設計答題線索。早期基測的猜字意題目,答題線索很容易找到,通常「呈現」的方式有四種:
    1 . 定義型: 生字之後出現「y o u me a n / I mean...」等明示。如:99-1-37、101-42。
    2. 在生字的前後句或上下幾行字之中。
    3. 圖文轉化:如:99-1-37。
    4. 全篇看完,以「推論」得知。這是近期特招、會考的出題趨勢,要測驗「推論」能力,這部份將留到下一期談「推論」策略時再細說。


    五、視覺化整理(visualizing / re-organizing)
          文章篇幅長或訊息龐雜時,摘錄重點、做筆記都是必要的工作, 用圖表組織 (graphic organization) 來輔助,更能有效掌握訊息,推論結果。常聽到的心智圖 (mind mapping) 等,就是這類視覺化的訊息處理技巧。
          在國中英語教學時,老師可依文章結構,帶領學生運用適當的組織圖來梳理訊息,而組織圖可多達三十幾種[註3]。筆者在求學階段時常用樹狀圖(E-chart) 整理筆記,效果很好。此外,教學二十多年來在整理國中英語課本的文章時,又大致可歸納出 14 種。還可簡化成以下三種,足以在基測、會考的有限時間裡,幫助快速整理文章的內容。

    1. 時間軸 (timeline):適用於文法時態理解、以時間順序編寫的文章。如:102 年試辦會考第 57-60 題克漏字題組,整理網球女將 Sharapova 的個人成長歷史,考動詞時態時一目了然。

     

    2. 樹狀圖 (E-chart):這種圖形幾乎可以處理各式文章中的訊息。大家常用的 mind mapping 泡泡圖,也可歸納到這一類來。
          大家常用的家族圖 (family tree)、階層圖(hierarchy diagram) ,其實就是轉 90 度成垂直狀的樹狀圖。如:102 年試辦會考第 55 題就可以畫家族圖,節省上下文掃瞄的時間,快速解答。

     ● 圖片來源:佳音翰林版國中英語第二冊 Unit 1


    3. 表格 (table):常用在分類、對比的文章。如:103 年特招第 26 題三種語言的比較,需列表整理,得知 bridge、chair 在不同語言裡的陰性、陽性類別。


    如果只有兩組對比,T 型圖更省時,就是畫一個十字,省略表格外框。

    至於最後一類「推論」策略,所涵括的範圍很大,題型也很多變,筆者將在下一期獨立討論。


    [註1]
    關於國中英語會考的閱讀策略,也可參閱《第 88期師德會訊》,詹麗馨、李欣蓉老師分享的「國中會考:八大閱讀策略」一文 (p. 16-17)。各期師德會訊裡,也有資深教師個別分享相關的教學策略與活動。
    [註2]
    文中的基測示例題以「年-次-題」代碼表示,101年後基測會考用「年-題」代碼表示
    [註3]
    網站資源參考:https://www.eduplace.com/graphicorganizer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