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教學祕法特搜
2015/9/24 分類:教學實務 作者:王凱禛 點閱次數:7223
三歲之後,幼兒的時間概念積極地發展,說話時也使用愈來愈多與時間有關的詞彙,但是學齡前幼兒的時間概念,仍藉助於生活中具體事情、周圍環境或大自然的變化,例如上午就是「上學的時候」,午睡起來就是「下午」了。把握住學習的黃金時間,不但能訓練幼兒的邏輯概念、數學的基礎概念,也能藉由認識時間,建立起良好且規律的作息常規。
要讓學生能對課程引起興趣,勢必要抓住學生的焦點、注意力,例如可以準備一個可愛的時鐘教學板,先導引學生做觀察,帶著學生認識時鐘的輪廓、鐘面的數字排列、指針的走法等等,再進階的認識整點、半點、刻鐘、分鐘。
帶入遊戲,學習效果更加倍
從故事和遊戲中培養幼兒的時間概念能力,不僅是孩子學習與生活上的實際需要,也有利於幼兒抽象思考能力和想像力的發展,呆板的講解可能會讓學生們頭昏眼花、昏昏欲睡,反而影響了學習效果,但如果改變一下教學的形式,不只課堂氣氛歡樂活潑,讓學生能在快樂中學習,也較容易加深學生們的印象。
待學生對整點、半點有基本認知後,就能利用時間做聯想遊戲,讓學生知道生活的日常規律,同時也能訓練口語的表達能 力,例如老師可利用時間教學磁貼板寫下或畫出時間7:30,並詢問學生這時候該做什麼?學生就回答go to school,當老 師指定12:00,學生就回答have lunch。
教案分享二 (適用年齡:小學)
簡單的一顆骰子,搭配時間教學板,就能訓練學生的數學邏輯和對時間運作的概念了。老師先設定好骰子的數字是要加在 分鐘還是小時,並且規定在每個整點或半點必須做出指定動作。以分鐘為例,老師先指定一個時間,假如是早上6:27,並 且擲骰子,骰到數字5,則學生A要在時間教學板上擺出正確的時間6:32,因經過6:30,須完成指定動作才算過關,再由 學生A骰骰子,交給學生B在教學時間板上擺出正確時間,以此類推。
時間就是金錢,透過各式教學活動使孩子認識時鐘,盡早讓孩子打好時間的基礎,才能在未來的學習路途上能善用時間。時間教具搜尋:時間教學板、時間教學磁貼板(大)
活動訊息 |
---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延伸閱讀 |
---|
.父親節創意教學專區 |
.課堂評量利器Google forms |
.字母發音拼讀與句型練習活動 |
.啟動英語簡報力 |
.一魚多吃!復活節教具多重用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