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按鈕

師德文教(股)公司 - 師資訓練、檢定認證、英語資訊、英語人才資料庫、英語教學討論區、英語教學用書、委辦師訓、師資先修班、TKT、教師聯誼會、兒童英檢、全國兒童英語檢定、兒童英語檢定、兒童英語
  • 首頁
  • 進修課程
  • 英語檢定
  • 圖書.教具
  • 網路商城
  • 其他服務
  • 會員中心
  • 客服中心
  • HELLO! E.T.

  • 英語教學德博士

  • HelloET ( 65 )
  • 大師開講 ( 17 )
  • 中文證夯 ( 15 )
  • 名人對話 ( 54 )
  • 活動報導 ( 6 )
  • 教學好評 ( 9 )
  • 教學得來速 ( 8 )
  • 教學實務 ( 372 )
  • 教學議題 ( 123 )
  • 新聞報導 ( 52 )
  • 補教經營 ( 4 )
  • 試用大隊 ( 28 )
  • 聚焦英檢 ( 21 )
  • 數位講座 ( 9 )
  • 課程報導 ( 1 )
  • 辭源好好玩 ( 10 )
  • HelloET
  • 大師開講
  • 中文證夯
  • 名人對話
  • 活動報導
  • 教學好評
  • 教學得來速
  • 教學實務
  • 教學議題
  • 新聞報導
  • 補教經營
  • 試用大隊
  • 聚焦英檢
  • 數位應用
  • 數位講座
  • 課程報導
  • 辭源好好玩
  • 線上客服
  • LINE@
  • 國中英語閱讀能力養成

    2016/12/27 分類:教學實務 作者:林淑媛 Chere Lin 點閱次數:7760

          多年來分享閱讀教學時,最常遇到的問題是:「課都上不完了,怎麼有時間教閱讀?」
          現在來思考一個問題:我們都很認真教學,但會考的結果卻無法反映出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效。有沒有可能是在教學過程中,教學內容的比重、策略、方向出了問題?
          我們都很不喜歡以考試領導教學,但是筆者認為,如果考試能帶起正面的教學方向,讓我們改變教學思維和方式,也是可以接受的一種手段。筆者曾在第 94 期的會訊中提到,過去的基測,現在的會考,已充分揭示「語用」的語言學習趨勢,和「培養思考力」的時代趨勢。如果老師沒有嗅到這樣的趨勢,即使是經歷過基測時代的年輕老師,若仍只著重文法翻譯教學,師生同樣會對會考題型和成績同感挫折。在連載會考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,筆者要分享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下,規劃國中三年的閱讀教學進程。


    一、調整教學比重,區分精讀與略讀

          很多老師傳承以往中學老師的教學模式,習慣以文法翻譯來講述教學。這個教學法本身並沒有錯,問題出在「不足」――語言學習不只有單字文法, 更包含語言應用、語境、和背後的思想文化等。另一方面,不管任何語言, 我們可以界定它都是一種用來認識世界的生活工具。也就是說,我們利用英語瞭解世界上很多的事,就像我們用中文去瞭解天文地理、歷史文化、科技經濟等各領域知識是一樣的道理。因此,語言學習的教科書,不論中英文,文本都會涵括多元題材。只是很可惜,當初九年一貫開放審定版教科書後,備受期待的多元樣貌,卻因老師還是習慣著重在單字文法教學,讓師資培育中所學具有時代趨勢的語言教學法,都被升學考試淹沒了。即使多年實施的基測會考,閱讀理解佔六成以上配分,揭示了「語用」和「閱讀思考力」的重要性,但老師還是把絕大部分心力放在講述單字文法,甚少投注在最花心力的閱讀能力訓練上。

          「教學時數不足」是國小英語教師共通的困境。但是就算有再多的時數,如果教學法與教學方向不變,孩子一直停留在基礎的單字文法學習,還是無法提高閱讀理解的思考層次。因此,關鍵就在於怎麼在有限的時間內,適當配置教學進度。筆者建議,老師們可以在領域共同備課時,討論哪些內容要進行「精讀」與「略讀」,段考也隨之分配比重,不必所有文本都要逐字逐句解釋翻譯。基本上,教學中只要掌握學生能背熟單字,能理解文本內容主旨大意(基測會考閱讀題組的主要題型)即可。對較深的文法單元,只要進行精讀及練習;對文法較簡單的單元,只要進行文本略讀及重點講解,不需逐字解釋,就有機會空出教學時間了。

    二、瞭解學生的程度,提供適合的教學進程
          在筆者任教的臺北市學區,學生程度差異極大。新生入學時,優等的孩子已會閱讀長篇青少年英語小說,然而一班(約 30 人)也有 3-6 名孩子,無法認得或依序說寫出 26 個字母。這樣極端的雙峰現象,也極度挑戰老師的教學規劃。更有甚者,在社經條件不利的地區,全班幾乎不識 26 個字母的狀況比比皆是。即使用同一本教科書,由於教學環境差異大,教學規劃自然也要調整。
          回顧 94 期的閱讀教學階層,不同程度的孩子,閱讀教學的實施進度也不一樣,以下為筆者幾點建議。

    1. 學生普遍程度佳的班級,教師可減少課本細節講述,及早進行技巧閱讀訓練(指導閱讀策略),提升到擴展閱讀(多元題材的文本)。國中三年訓練下來,程度好的孩子不只可以應付會考,更因大量閱讀而可以順利銜接高中沒有教材範圍、需要大量且多元閱讀的學習模式。
    2. 待加強學生多的班級,教師應減少文法講述,守住學生的單字辨識能力。多利用簡單有趣的文本,引導孩子識字拼讀、辨識文法句型,帶出閱讀的樂趣,力求「看懂簡易的文章」。
    3. 雙峰現象極大的班級,可實施分組教學或分組合作學習。教師提供不同難度的文本,要求的能力標準也因人而異,讓每個孩子各有追求的目標。

    三、規劃長期的閱讀教學進程
          若有機會,筆者會為七年級新生規劃如下三年的教學歷程:
    ★ 七年級上學期:預備期
          加強單字拼讀辨識能力,盡量把程度落後的孩子帶上來。同時,挑選教科書中簡易的閱讀測驗,透過閱讀來加強單字學習與閱讀理解,並不時提供有趣的簡易閱讀文本(如下圖),進行「預測」、「推論」、「提問」策略的訓練,促進全班共同腦力激盪。教師可用繪本進行重大議題討論並反思文本,即使程度落後的孩子,也有機會參與討論及思考。

    ● 師德出版《迷你閱讀練習本1
    ★ 七年級下學期:拓展期
          逐漸提供和課本內容不同的簡易短文,讓學生適應多元文本, 並開始訓練「猜字意」(context clues) 的能力。
    ★ 七升八的暑期輔導或八年級上學期:強化期
          利用課本或挑選簡單的基測會考試題,有系統的訓練閱讀策略。包含:預測/預覽、速讀(略讀與掃瞄)、掌握主旨/大意、提問、掌握關鍵字、標示、猜字意、做筆記、分析綜合、圖表組織(心智圖)、推論等。
    ★ 八年級下學期:成熟期
           寒假時,請學生依自己的程度選擇閱讀文本。程度好的學生可以看長篇文本。程度落後的學生,則指導做短篇閱讀理解,或選擇簡易的長篇文本,慢慢看完。開學後,請學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讀本,並鼓勵學生交換閱讀,老師則持續提供閱讀測驗練習。
    ★ 九年級:升學輔導與多元、深度議題探討並重

          提供會考模擬試題,讓學生熟悉考試方式,並依據教科書內容提供延伸學習,促進深度議題的思考與探討〔註〕。切勿為了升學只顧練習,而荒廢重大議題探討,反而拉退了孩子的思考力。在七、八年級大量閱讀時,若遇到八、九年級的文法,其實就可以稍微提點一下,讓學生不斷加深印象。到九年級正式學習完成式、被動語態、關係子句時,學生就比較能熟悉理解。九年級課文篇幅長,除了要詳細講解新學的文法句型,此時更多是要採取略讀方式進行重點解析,不需逐字翻譯講述。節省的時間可用來進行總複習或重大議題探討,多閱讀較具深度與長度的文章,以銜接高中大量、無範圍的閱讀學習模式。
           
          由於各學區和班級狀況不一,進程也要適度調整。如果是完全沒有受過閱讀策略訓練的八年級,在一至一年半內,可以利用教科書文本帶入閱讀策略,並逐漸加入課外文本做輔助練習。如果是九年級的班級,則以基測會考的題本,搭配閱讀策略重點指導。當然時間越短,進度壓力更大。因此閱讀理解的訓練,真的是每位英語老師都要學習的教學策略,從七年級開始就要為學生打基礎。
          然而,在社經文化不利地區,或待加強學生佔多數的班級, 則從單字拼讀與辨識(phonics 和 sight words)能力的培養開始。課本教學則捨棄文法細節講述,著重在文本大意理解、掌握關鍵訊息、上下文猜字意等基礎閱讀能力;搭配主題單字學習,累積單字量,輔以課外文本閱讀,增加語用機會。這些教學策略在減輕低成就學生的學習焦慮時,成效都相當不錯。筆者曾在許多社經不利或偏鄉地區示範教學或觀課,與這些地區教學成效佳的老師討論之後,共同的發現就是,很多英語學習成就低的學生,也許有很優秀的思考力,只是一味反覆練習文法句型讓他們感到挫折。若教師能提供有趣的文本,與設計良好的思考引導,他們往往在推論能力上會有相當好的表現。
          筆者要強調,文法不是不重要,而是文法教學後,更要提升到應用能力,這段過程中,有更多需要教導的東西。在吃緊的教學時數下,勢必要有教學策略規劃與取捨。特別是考量低成就學生能達到的能力,通常是簡易閱讀。我們常說「捨得」――有所取捨,各自獲得所需。希望各位老師面對基測和會考時,能重新審思教學配置與能力發展,帶領孩子一步步爬上閱讀能力高階,不只為考試,更為「悅」讀。

    [註]筆者教學示例《你年紀雖小,一樣可以改變世界!》